常常有人詢問,紅茶、綠茶、烏龍茶有什麼不同?而大家比較常聽到的解釋是綠茶不發酵、紅茶全發酵、烏龍茶介於兩者之間為部分發酵(或半發酵),固然這可以套用在大部分的茶葉上,但是會有不少的茶葉成為較難解釋的特例,例如:世界知名的大吉嶺紅茶,它的發酵程度只有20~30%(春摘),喝起來聞起來都帶有綠茶或烏龍茶的味道,茶湯顏色也是黃中帶綠,但它卻是世界三大紅茶之首;而台灣知名的日月潭紅茶,發酵程度也大多落在85~95%之間;如果照發酵程度的定義來分,它們都不屬於紅茶類,如何解釋,就更費力了。
國際上的茶葉分類就相對比較容易理解,也相對比較精準了,國際茶葉分類分成六大類型,為綠茶、青茶(烏龍茶)、紅茶、白茶、黃茶和黑茶六類,分類的標準為製造過程,意思就是如果同一棵茶樹(先不管品種),用紅茶的做法變成紅茶,用綠茶的做法變成綠茶,而用烏龍茶的做法變成烏龍茶,就這麼簡單,舉例來說阿薩姆我們都知道是紅茶,但是阿薩姆這一品種也可以做成烏龍茶,也可以做成綠茶,只是比較不好喝、比較不適合,所以每一種茶樹品種都有它的適做性,看它比較適合做成紅茶或綠茶,而且有些茶樹品種的適作性不只一種,某些茶樹品種適合做成紅茶,也適合做成綠茶;簡單的說,每一種茶樹品種,都可以製造成六大茶類,只是適不適合或好不好喝。